主页 > 创业思索 > 创业案例 > 王永庆:逆境缔造产业神话(2)

王永庆:逆境缔造产业神话(2)

发表日期:2010-01-13 | 来源 :未知 | 点击数: 次 收听:
 
article_gg18

  他的米店开门早,关门晚,比其它米店天天要多营业4个小时以上,随时买随时送。有时顾客半夜里敲门,他也总是热情地把米送到顾客家中。

  经过王永庆的艰苦努力,他的米店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同行店家,越来越兴旺。后来,他又开了一家碾米厂,自己买进稻子碾米出售,这样不但利润高,而且米的质量也更有保证。

  抗日战争胜利后,台湾的经济也开始发展,建筑业动得最快。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,便捉住时机,抢先转向木材经营,结果获利颇丰。这个赤手空拳的农民的儿子,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。

  这时,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,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王永庆看到这一点,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。

  台塑在颓市中起步

  上世纪50年代初,王永庆在赚得第一桶金后,在台湾塑胶产业颓市乏力的情况下,在一片反对声中,他毅然倾其所有投资塑胶,从而获得巨大成功。

  当时台湾的塑胶产品竞争不过日本,业内人士都不愿向台湾的塑胶产业投资。然而出人意料的是,名不见经传的王永庆,却主动表示愿意投资塑胶业。消息传出,王永庆的朋友都以为他是想发财想昏了头,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。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,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,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。

  实在,王永庆作出这个大胆的决定,并不是心血来潮。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,固然他对塑胶产业还是外行,但他向很多专家、学者往讨教,还造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,对市场情况做了深进细致的调查,甚至已私下往日本考察过。他以为,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,每年有70%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。这是发展塑胶产业的一个大好条件。

  王永庆没有被别人的冷嘲热讽吓倒。1954年,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,张罗了50万美元的资金,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。3年后建成投产,但果然如人们所预料的,立即就碰到了销售题目。首批产品100吨,在台湾只销出了20吨,明显地供大于求。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,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。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,下令扩大生产。这一来,连他的合伙人,也不敢再随着他冒险了,纷纷要求退出。精明的王永庆,竟背水一战,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,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,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。

  王永庆有自己的盘算,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,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,而日本的人口是台湾的10倍,所以,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往,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,而是由于价格太高,要想降低价格,就只有进步产量以降低本钱。

营销广告策划网(www.ideatop.net)

养生专题
策划宝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