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商务指南 > 素质修养 > 中国的30年与英特尔的40年(7)

中国的30年与英特尔的40年(7)

发表日期:2009-10-15 | 来源 :未知 | 点击数: 次 收听:
 
article_gg18

  “大多数战略转折点并非轰然而至,而是像小猫咪一样毫无声息的悄然逼近,通常只有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,才能豁然开朗。”在《只有偏执狂能生存》一书中,格鲁夫把记叙RISC和CISC之争的章节命名为“信号还是噪音”。

  在接下来的1994年,英特尔在“信号还是噪音”的题目上差点铸成大错。这一年的10月30日,美国弗吉尼亚林奇堡学院的数学家托马斯·奈斯利对多家机构和媒体发出一封电子邮件,指称英特尔的奔腾浮点运算单元存在“程序缺陷(bug)”。英特尔坚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风险可以忽略不计:每过2.7万年,才有0.5%的几率可能产生错误。这激怒了消费者,当时的《财富》杂志报道称,英特尔“被普遍仇恨与畏惧”。12月12日,IBM在互联网上公布,“公司决定,IBM将停止把配置奔腾产品的个人电脑投放市场”。这给了英特尔当头一棒,英特尔遭遇了公司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。12月20日,英特尔决定对有浮点缺陷的奔腾处理器采取无条件更换政策。这一事件让英特尔付出了4.75亿美元的赔偿款,但是终极没有倒下。贝瑞特挺身而出,在危机中保持了冷静的头脑,并掌控局势,成为拯救英特尔的英雄。

  这一年是英特尔自1980年代以来少有的挫折之年,尽管其销售额和利润还在增长,却由《财富》500强第56位滑落至第90位。更关键的是,英特尔“科技前沿布满活力的创新者”形象被扭曲为一家“典型的至公司”。好在良好的治理运作、宏大的生产规模和研发上的巨大投进,使得英特尔牢牢把持住了行业霸主地位。1995年,英特尔销售收进增至162亿美元,在《财富》500强上反弹至第60位。

  奔腾程序缺陷风波还给整个产业带来了两大后果,一是“完美,否则就无条件全部更换”的游戏规则,这一规则将很多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中小公司淘汰出局;其次,互联网的威力凸现出来,奈斯利教授的电子邮件引发了***风暴,互联网初露锋芒。

  RISC与CISC之争也让英特尔熟悉到,“量”决定一切。到1990年代,英特尔实行“虚拟工厂”架构,立足于全球选址,批量生产能力成为其称霸市场的另一项上风。凭借充裕的产能,英特尔可以发动价格攻势来赢得竞争。这种局面正如当时在英特尔专门负责产品生产的主管克雷格·贝瑞特所料,他发明了“石炭酸灌木”这个隐喻,石炭酸灌木是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里生长的一种植物,它之所以能在沙漠中称雄,是由于它的根汲取草地的水资源,并且开释毒气,抑制周边植被的生长。

  贝瑞特将英特尔的微处理器比作石炭酸灌木,他的座右铭之一是,工艺的复杂尽不能成为拖延生产的借口。贝瑞特提出了“精确复制”概念,即每套生产设备完全一模一样,任何员工都无权按照自己的时间停止生产线的运行。“我是技工大师,我的工作就是把指甲盖儿弄脏,确保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工厂里运出。”贝瑞特说。

营销广告策划网(www.ideatop.net)

养生专题
策划宝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