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商学院 > 企业病诊断技术 > 奥运营销 投进不一定有收获

奥运营销 投进不一定有收获

发表日期:2009-12-13 | 来源 :未知 | 点击数: 次 收听:
 
article_gg18

  奥运会不仅是一次隆重的体育盛会,也是众多奥运赞助商赚钱的好机会。但是,奥运营销最应该把握的是奥运的主旨、主题及精神,否则,可能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

  春节期间,恒源祥十二生肖广告的脑残式传播,从与其说是恒源祥的事件传播,不如说是奥运赞助商***无奈的疯狂之举。作为奥运赞助商,需要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的赞助费。但是,假如消费者连赞助商的名字都不知道的话,实在是太亏了。所以,恒源祥才不惜喋喋不休地重复着自己的奥运赞助商名号,怕的就是被消费者忘掉。

  不过,恒源祥美其名曰的“娱乐大众”说法,实在不敢恭维。无论是企业事件营销也好,是无奈之举也罢,假如简单地把奥运赞助商当做一种身份,以为披上这张“皮”,消费者就可以记住自己,买这个品牌的东西,那就把消费者想得太简单了。

  随着北京奥运开幕时间越来越近,企业奥运营销的宣传也逐渐进进炽热阶段。无数中国企业不管与奥运沾不沾边,都憋足了劲、备足了钱,想用奥运光环给自己脸上贴金,似乎不能参与奥运营销,企业就没法活了。当然,能与奥运搭上边固然可喜可贺,但假如不能,天也塌不下来。企业要正确理解奥运营销的本质,这样才能进退得当。

  用多少资金进行奥运营销

  可口可乐、麦当劳、大众汽车、强生公司和阿迪达斯等北京奥运赞助商,纷纷斥巨资拓展中国消费者市场。不过,除了这些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外,很多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挖掘奥运商机。

  2007年9月,在面向奥运会官方赞助商举行的一次广告时段拍卖中,伊利团体以2000万元人民币,买下央视转播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节目4段15秒广告;而红牛饮料则以1.59亿元夺得央视夜间节目《本日之星》的独家冠名权,成为央视奥运节目广告时段的“标王”。

  但是,这仅仅是在核心媒体上的一次性花费,更大的用度以及更广泛的推广需要企业投进更多。中心电视台2008年6~8月的媒体报价,比2007年同期进步了3~4倍。面对吸引亿万观众的体育盛会,所有的投资回报评估标准都被抛到九霄云外,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抢占资源。究竟,资源是有限的。

  当然,对于奥运赞助企业而言,赞助费只是投进的一部分。1996年,可口可乐赞助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,赞助费是4000万美元。但是,可口可乐为此付出的其他营销用度是4.5亿美元。也就是说,可口可乐每花1美元的赞助费,就必须在市场上再投进11美元来巩固和加强宣传效果。媒体高涨的广告用度以及奥运营销的传播活动,使企业不得不为此支付巨额资金。所以,才有了恒源祥贺岁广告的“疯狂”之举。有专家说:与以往奥运会不同,北京奥运会的官方赞助商可能不会成为最大的赢家,尽管它们为此花费了很多。

营销广告策划网(www.ideatop.net)

养生专题
策划宝典